* 編按:
從前獻唱,是唱別人的歌;現在獻唱,是唱自己的歌。
作者竟然對他有這麼深的印象呢.... 想知道多一點呢。
來源: 阿四爛鬼Blog
作者: 阿四
日期: 2010年3月12日
蒲餐廳酒廊的歲月
餐廳酒廊,很久沒有踏足過的地方,想起在八、九十年代,除了機鋪戲院外,經常去消遣的地方就是餐廳酒廊,想起來,到底現今社會還有沒有餐廳酒廊的存在呢?這些年來原來經營餐廳酒廊的地方早就已不再復見,餐廳酒廊是否已被卡拉OK淘汰得盪然無存了?
在年青時,由於經濟能力有所改善,經常就和朋友晚上去蒲餐廳酒廊,那時常去的主要都是在旺角、佐敦道一帶的餐廳酒廊,餐廳酒廊的格局就與一般大型餐廳沒分別,只是在餐廳某一邊位置搭起一個表演台,其實這台大多數只是一兩級高度吧,所有餐廳酒廊都有一隊樂隊長駐伴奏,但普遍來說只是三、四人的樂隊吧了,有樂隊當然要有歌手唱歌,每間餐廳酒廊外的窗櫥上都會貼上當晚會到場表演的歌手大頭相,所以亦可以多逛數間看到合意的歌手才入內消遣。
餐廳酒廊的表演台
餐廳酒廊外貼滿歌手照片
記得那時李龍基、張偉民、蘇珊都是受歡迎的歌手,當然其他還有很多不知名的歌手,而每個歌手演出時間是四十五分鐘,當紅的歌手一晚唱很多個場,所以有時窗櫥上的大頭相隨時在幾間出現也不為奇,這些歌手隨了唱歌,亦會和現場的客人聊聊天,而客人亦可點唱,在紙上寫上歌曲名由待應交給歌手,歌手懂得唱的通常也不會拒絕,但那時有個歌手卻很有性格的,在四十五分鐘裡,這歌手除了對客人說多謝外,不會說什麼閒話,亦不設點唱,一支歌接一支的唱,這個就是張衛健了。
每個歌手唱完一場就有十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之後便再由另一個歌手來唱,四伯每次和朋友一坐就兩小時以上,這些地方消費也真豐儉由人,四伯一班朋友經常也只叫兩、三jar啤酒坐足一晚,每人花費和看一場電影也相差不遠。
到今天,仍很懷念往日去餐廳酒廊的歲月,那時雖然很多客人會喝酒,但酒廊的環境大多並不複雜,回想起來那時蒲餐廳酒廊的日子,一次也沒見過醉酒鬧事這種事,也不知是四伯幸運沒有遇上還是那時的人懂節制少有酒後鬧事呢!
============================================================
* 編按:
再找來一些相關的補充資料。
來源: 笑談風月
作者: 阿貓
日期: 2010年8月2日
酒廊歌手 (節錄)
未有紅磡體育館前,香港殿堂歌手多在著名的酒樓夜總會登台表演。印象中,最有名的應該是位於尖沙咀的『海城酒樓夜總會』與『海洋皇宮酒樓夜總會』。場地超大,足夠擺一、兩百圍晚宴,舞台放得下一整隊大樂隊,燈光與音響有專業水準,前面還有個小型舞池,供人翩翩起舞。
登台的都是當紅歌星,阿貓看過羅文、甄妮、汪明荃、鄭少秋與沈殿霞的演唱。後來,社會風氣改變,這類巨無霸酒樓趕不上潮流,慢慢被淘汰。取而代之是餐廳酒廊的冒起,成為二、三線歌手登台獻唱,磨練歌藝的訓練場。
能成為酒廊歌手,唱功了得是最基本要求,否則台下觀眾會大嗌“收工啦!返屋企吃飯啦!”更要懂得搞氣氛,並且要有超高EQ接受群眾、歌迷掌聲以外的各種不同反應(粗俗叫喊或噓聲)。還有,要有心理準備唱自己不善長的歌,因為餐廳酒廊設有顧客點歌制度,總不能每次都拒絕。
香港無數樂壇巨星,如張國榮、梅艷芳、黎明…等,做唱片新人,未當紅時,餐廳酒廊就是他們的歌壇少林寺,久經訓練,通過十八銅人巷,脱穎而出,成為獨當一面的巨星。
酒廊歌手,由唱別人的歌到唱自己的歌,過程甜、酸、苦、辣,不為人知。他們的毅力,絕對值得現今樂壇新秀學習。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