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5日星期日

【粉絲】香港電影時代: 童年回憶之王 - 張衞健

日期: 2018年2月25日
來源: 猴姆Alone  的微博

香港電影時代: 童年回憶之王 - 張衞健

帶你真正的理解張衛健的世界。

​​前言:之前寫過一篇張衛健的劇集評論,這次所寫的,是整體的個人觀感,希望帶大家好好梳理一下,這個總是童年霸占你家電視機的男人。

在大陸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代人的心裡,張衛健是影響很深遠的,多少孩子曾經固定守在電視機前追他的戲,數不勝數。


藉此機會,也因為看過了太多一味用情懷堆砌張衛健的評論,我希望以一個影視演員的標準,來衡量一下張衛健這個人,看看剝開童年回憶的外殼,內裡藏著的東西,是否仍讓你動容。

第一話:命格

人是靠命的,演藝圈更是如此。張衛健在所有大紅的藝人裡,算是命格差的一個。而差這種事情,是需要對比的,那麼怎麼樣比較一下,才能看出來問題呢?又要跟誰比呢?

周星馳?不。雖然很多人第一感覺就是從他聯想到周星馳,覺得兩人的戲路相似,但至少我覺得他最相似的,並不是周。

而是我們很喜歡的另一位演員,張家輝。


張家輝早期的戲路,除了反派出色,小嘍羅也是專長

他們都是小配角慢慢上位,娶了合作的女演員,有美滿家庭,會唱歌出過碟,在TVB電視裡做過大反派,多跟王晶合作演喜劇,被捧成周星馳接班人且死的很慘,擅演小嘍囉角色,當然最好笑的,是都成為了網頁遊戲刷屏怪獸之一,一個渣渣輝,一個脹威健,簡直絕代雙驕。


開局一把刀,媳婦全靠撿

不過現在的他們,一個是香港電影界無可置疑的一線主角,另一個是毀譽參半的電視演員,雖然於內地的受眾而言,張衛健可能知名度更高,但論及當今地位,畢竟還是演電影的張家輝要優勝一些。

這其中並沒過多的實力差距,張衛健在做正劇方面亦有很不錯的表現,但還是無濟於事,說到底只是時運問題——他出頭的時候,是香港電影百花齊放的年代,上得快下的也快,同時趕上香港電影的滑坡,連演戲的機會都極少,更遑論劇本與質素。

而張家輝的冒起已經是雙週一成偃旗息鼓的世紀末,急需中生代的新人來上位,無形中有了很多磨煉的機會,終於修成正果。


我相信在《證人》七度封帝之前,大多觀眾對此人的印像不會很好,無非是黏在劉德華周星馳後面的一塊狗皮膏藥,但是金子總會發光,他終究還是成了七冠影帝,光鮮與掌聲,遠遠的超過了與他風格近似的那個“同姓”人。


第28屆香港金像獎張家輝鮑起靜一同拿下影帝影后

有對比就有傷害,這樣說雖然有點殘忍,但是也很好的能讓我們理解張衛健所擁有的一些別人所沒有的特質,他的成功與失敗。而對比的環節,最大篇幅,還是談談他與周星馳。

第二話:周星馳VS張衛健(上)

很多周星馳粉絲對張衛健都比較討厭,認為他就是個山寨大王,鬧劇小丑。

但究竟什麼叫山寨?不要臉的模仿,赤裸裸的借用,對演員來說還得加上表演方式的相似,最典型的例子是李小龍死以後的何宗道跟呂小龍之流,而張衛健卻遠遠談不到,他最多是題材的跟風,究其根源,我們從頭說起。


何宗道與呂小龍都是模仿李小龍起家

張衛健出道跟周星馳年代相近,但起點更高,1984年他就拿下TVB新秀歌唱大賽金獎,出過單曲跟雜錦碟,可惜一直是有名氣沒人氣,反而周星馳則是從跑龍套到大配角,再到雙主角之一,發展的遠比張順遂。

而九十年代開始,兩人差距更快加大。

周星馳拍了《咖哩辣椒》、《一本漫畫闖天涯》,無厘頭的演技初窺門徑,積攢了觀眾緣,最後靠《賭聖》打破了香港歷史票房記錄,從星仔變為星爺。


賭聖上映過三千萬時,報紙上的答謝廣告

​而張衛健這時候也第一次大紅,拍了《老友鬼鬼》,跟周星馳破票房紀錄一樣,他也破了當年收視的紀錄,但在很多沒看過張衛健多少作品的人嘴裡,這是“借了周星馳喜劇的東風”,很好笑的理由,因為整個香港並不是周星馳出現之後大家才知道喜劇這兩個字,如果真的影視不分家,那早在7、80時代就該有苗頭,但當時卻始終不曾出現像張衛健這樣有穩定收視的喜劇演員,這是為什麼?


老友鬼鬼劇照

從歷年的收視紀錄看,不難得出結論。

可以說香港電視在九十年代以前收視率好的作品,除了古裝劇之外,無論是年代劇還是時裝劇,都是以爭產、內鬥為主,務求從第一集虐到大結局,直到今天,這仍是港劇一大指標。

這是香港電視觀眾的收視群決定的,以師奶為主,中年婦女愛看什麼便拍什麼,其次是小朋友,再然後方才是成年男性群體,周星馳拍的《他來自江湖》跟《蓋世豪俠》兩套劇,極盡精彩,在某種程度上吸引了一些男性觀眾加入收看,但他極快就順利轉入電影,因此並沒成為收視品牌,港劇的喜劇道路至此擱淺,直到張衛健的《老友鬼鬼》《日月神劍》才又再蒲頭。


《日月神劍》是很多人的心頭白月光

而觀眾群的不同,造成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這兩個喜劇演員的表演方式完全不一樣。

周星馳無論是早期還是後期,都有強烈的語言諷刺性,邏輯思辨獨特而刻薄,這樣的表現很適合電影,看他出盡奇謀戲弄別人,甚至是明顯的歧視、嘲笑,都會給觀眾以強烈的喜劇感。


而張衛健的喜劇是機靈的,但並不成熟,完全沒有周那麼強的大局觀跟思想高度,很卡通,就像日本少年動漫的男主角,熱血又向上,刻薄的元素極少,無疑更受小孩子歡迎,更適合一連二三十集的長劇去表現。


他跟梁朝偉一起演過一部《正牌韋小寶之奉旨溝女》,屬於早期的穿越喜劇,這裡面張衛健就是很標準的小弟形象,從而去引發搞笑場面,乍一看好像就是周星馳早期小馬仔形象的複製版,但仔細看一下就發現完全不同,他在裡面引發笑點,都是以自己出醜為主,甚至有誤服春藥而在鬧市大樓上脫褲子的橋段,這在周星馳的喜劇中並不少見,但卻有明顯不同:周是習慣扒別人褲子,而張是自己出醜。


論含金量或許的確是周星馳更高一籌,且更有成熟度,但無論是高是低,這已經揭示了兩人最初的不同。

第三話:周星馳VS張衛健(中)

張衛健號稱是三起三落,所以剛火,馬上就要講到仆街。

這期間他拍了很多電影,被稱為是“周星馳接班人”,其實除了被片商有意利用廉價資源,拍了兩部號稱”續集“的周星馳電影,並沒跟周星馳發生什麼關係——例如這期間他的《芝士火腿》,就是《咖哩辣椒》的衍生品,但無論是電影本身還是他個人,跟前作的風格都完全不同。


而這時期的張衛健到底如何呢,說實話也的確跟周星馳差了很多,連各有千秋都算不上,因為創作性太差了,他最像周星馳的是哪部戲,就是《倫文敘老點柳先開》,國語地區也翻譯成《流氓狀元》。很多人對這片子評價還很好,我很奇怪。


因為這部戲戲,通篇都是粵語裡那些俗語諧音梗的濫用,而且還有畫虎不成,抄襲《整蠱專家》的嫌疑——這顯然不會是張的本意,他也不是傻子,怎麼會不知道用那種一模一樣的橋段會讓觀眾反感自己,這是最基本的智商問題。

但為什麼還用?我想原因只有一個:他沒有周星馳那麼強的創作力,在一面狂接戲一面又唱歌的轟炸下,根本沒任何精力想自己的橋段,而配給他的草台班子,也當然是騙一筆就走,務求湊完劇本就算過關,哪管觀眾是否會對主演產生抵觸。


該片裡的笑點,看似注重地域性,實際上都是從民間故事裡抄出來的文字遊戲,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雖用過一次對聯橋,也是抄古書,但所幸鋪排的好,關鍵是場次不多,即使看過原文也不會讓人很厭煩,而《流氓狀元》則是百分之五十的笑點都在來回來用文字遊戲,看那幾個王八蛋自以為得意的東一句西一句,簡直猶如置身於三流婚慶公司派來的九流司儀主持的婚禮現場。


就在這種情況下,張衛健的路線從《老友鬼鬼》時少年漫畫型的大男孩,變成了極度依靠耍賤而存在的小混混,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製約他沒成為樂壇真正的“第五天王”的原因(93年左右他與梁朝偉、鄭伊健都先後被歸類為有可能成為第五個天王的樂壇偶像),哪個小姑娘願意看見自己的偶像一張嘴就是黃色笑話呢,更何況還是不好笑的那種。


這也就是所謂他跟周星馳最大的相似時期,因為他演了太多周星馳電影的續集,但就如我上面說的,這種風格從根兒上跟周就不一樣,至於後來更為人詬病的所謂跟風《大話西遊》《少林足球》等劇,我們繼續談。

第四話:周星馳VS張衛健(下)

張衛健的第二次人氣回彈,是《西遊記》。


因為周星馳之前已經拍了《大話西遊》,所以又一次被想當然的認為,這是無恥的抄襲。實際這理由也是很可笑的,95年是周星馳的號召力下挫的時期,兩部《大話西遊》雖然依舊賣到當年前十名,但只是巨星慣性,反響並沒有後來好,甚至有人覺得是失敗之作,成績還不如跟王晶合作的《百變星君》,TVB又不是傻子,好抄不抄偏得抄這種作品。


更何況相信看過這劇的都知道,兩者完全不是一碼事情,如果說張衛健的其他電視還有周星馳電影人物的固有框架,那這劇就是完全跟《大話西遊》連框架關係都沒有,走的是戲說原著的路線,而且就當年的即時收益來看,這作品也比《大話西遊》成功的多,順利開啟了一個戲說神話劇的時代。

這時期的張衛健已經完全給自己的喜劇路線定型,徹頭徹尾的電視流,葷段子一概不要,全是一臉正氣的機靈鬼形象,演的也確實好,但因為跟無線電視的薪酬問題,最後還是很快沉寂。這裡面牽扯的過於復雜我們就不展開談了。

之後的第三次“起”,則是那套《方世玉》。


這個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張衛健個人作品了,也是他跟周星馳喜劇區分最明顯的一部,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少年形象,顧名思義,有衝動,有裝逼,有熱血,有調皮。

後來的《鹿鼎記》,因為是一貫以重複自己為樂趣的王晶執筆,無可避免的安插了跟周星馳電影版相似的劇情,但依然是很成功的走出一條新路,不再有電影版的政治諷喻,而是乾淨的張衛健方式,更柔和,也更適合電視觀眾的觀看習慣。


到了更以後的《功夫足球》,就算是張衛健所謂抄襲周星馳的最後階段。這劇是大製作,也是《少林足球》的出品人注資的作品,跟風意味明顯,也的確不好看,徹底粉碎了他一手建立起的收視神話,但至少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就是看似用的周星馳式特技運動題材,實際還是在講張衛健的那點事。


如果說相似,它甚至不如周杰倫後來那套《大灌籃》更像《少林足球》,那電影雖然很快餐,也沒有摸到周星馳骨子裡的中年勵志內涵,但起碼外表上走的很接近,只是把人物跟觀眾的整體年齡都降了二十歲而已。

而《功夫足球》,在意的不是勵志,而是感情戲,結局的時候,張衛健在電台接受主持人採訪,講自己跟女主角容祖儿的愛情,一面放著自己的歌,一面拿出來一支煙點上,這種近乎刻意的煽情戲路是周星馳從來不用的,但對於電視劇來說這樣的感情鋪排就很必要,最終還是很俗套的感動了收音機前的容祖儿,回來跟他結婚。

這就是電視劇,過程要感動,結局總歸溫馨,而周的電影結局往往有不可挽回的傷感,反而過程裡極盡歡喜——這也是兩人最大的差別,悲劇永遠比喜劇更令人緬懷,但無論現實主義的作品如何經典,這個世界總要有人去寫童話。

最終話:為何都愛張衛健?

這句話現在說出來,雖然是有些誇張的,但與十幾年前的網絡環境相比,卻是有底氣的多了。

如果是老網民,多逛天涯論壇等網站,或許會記憶猶新,張衛健在當時的網絡名聲,可以說是跌到谷底,各種關於他演技單一、轟炸頻道、笑點無聊、打小白龍等謾罵甚囂塵上,似乎這是一個無一可取之處的痞子。

但環顧今天,張衛健的網絡形象,就變成了兩種:童年記憶,被無數小女孩花痴的英俊小生。

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張衛健的演技一下子在這些年裡鳳凰涅槃,還是接到了什麼絕世經典的影視作品成功洗白?

都不是。

張衛健仍是那個張衛健,只是網民的群體已經換了血。曾經那些抱怨謾罵的人,現在已經年過四十,在網上的發言比例明顯幹不過新一代的年輕人,而這新一代的年輕人,正是當年那些謾罵者嘴中“張衛健那種傻逼演技只能哄哄幾歲小孩”的小孩們。


就像是TFBOYS總有一天,也會得到小虎隊一樣的待遇,並不是現在,而是當此時追他們的小學生初中生,長大後掌握話語權的那一天。

這的確是個很諷刺的事情,你所厭惡的所謂“幼稚”東西,或許正是下一代人心中的童年回憶。

張衛健也如是,尤其是現在小鮮肉式的審美貫穿了整個觀眾眼球,而張衛健年輕時白嫩俊俏的樣貌,恰恰迎合了這一潮流,更使得許多本對他無感的小女孩也愛上了這個曾經的鮮肉大叔,人氣逐漸上升,口碑也越來越好。

我二十年裡,也看了他很多的戲,從四五歲看《少年英雄方世玉》,到今天,大概也對他有一些淺薄的了解,見到他有現在的人氣,我自然是開心的,記得以前我問身邊的人,張衛健是不是很帥,大家都最多回答還可以,就是太矮了。可現在他已經成了“眉目如畫”的美人形象,其英俊的外表被無數人肯定,也證明了大眾審美潮流的逐漸更迭,雖然不能把鳳姐變成鳳凰,卻也是慢慢更新換代的。


最近,他似乎有新作品即將上線,回TVB拍的《大帥哥》,預告片裡他的一句台詞我很喜歡,“都說時勢造英雄,我話,英雄造時勢”。希望他真的能重新發力,把一片疲軟的TVB劇集再一次帶到觀眾心頭,希望它,不再是我們的童年回憶,而是鮮活在今日的“喜劇新星”。

以此,寫給張衛健,以及所有喜愛張衛健的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