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9日星期四

【報紙】《齊天大聖孫悟空》百宗投訴

* 編按:
雖然也不清楚這句是甚麼意思,所以都只當是語氣助詞,就像平日常用的「嘩」「呢」「呀」之類,沒有深究。但看過報導後便查了少少資料,可以參考一下。

他一向主張在自己的作品裡灌輸正面的價值觀,所以不可能會創作含粗口成份的口頭禪啦~ 更何況是有了更多的自主權之後呢~

再說,他很早就往中國發展,接觸的人和事都較多較廣,知道一兩句地道用語不稀奇呀。

=======================================

在網上找來兩段小說,謹供大家參考。其實,金庸小說內也不乏這詞語的使用。

1. 《俠客行》:木子書屋:武俠文學:索仇門第十章赴苗疆異族風情
『「大師,這西雙版納,到底有多少少數民族?」
「哈哈!全國有五十五種少數民族,可是光這西雙版納,就佔了十三種,各個風俗不同。」
石中玉聽了,一伸舌頭,來了句:「乖乖隆的冬!」
他在揚州住久了,揚州人的口頭禪,不自覺的就叫了出來。』

2. 《續鹿鼎記》(1-1)
『「韋小寶打著唱戲文的腔調,道:「卿言甚是,計將安出?」蘇荃笑道:「附耳過來。」蘇荃在韋小寶的耳邊說了几句,韋小寶喜得拍掌道:「妙極!妙極!諸葛亮七擒孟獲,水淹七軍,比起我荃姊姊來,也太過差勁了。乖乖隆的冬,豬油炒大蔥,荃姊姊不得了,了不得!諸位娘子,快隨荃姊姊喬裝改扮去吧!」六位夫人,嘻嘻哈哈,跟著蘇荃去了。」

正如我們平時說"頂"時,本來是想加強語氣去表達不滿,卻總被人說是粗口,又或者有人有這個字去代替粗口。這些粗人(洪七公--乞丐--和韋小寶--市井流氓--等)用語,真是要視乎說話者的用意才可定性為粗口與否。

上面舉的兩個例子,前者的石中玉是來自"俠客行",後者是出自"鹿鼎記",而洪七公便是"射雕英雄傳"的人物,他們都有兩個共同處,一是揚州人,二是金庸筆下的人物,這是因為查良鏞先生是揚州人,所以他的小說背景也多在揚州(尤其是嘉興)發生。

=======================================

這句真的不是粗口,原句是揚州土話的"乖乖龍地冬"、"怪怪隆叮咚"、"乖乖龍底冬"等,有加強語氣的作用,如平日說的"頂"、"嘩唔係呀化"等,只是粗言,不算是穢語,更不能說是我們所理解的粗口。

"乖乖龍地冬"等同音句子在很多小說裡、中國的雜誌上、官方網頁內、黃梅曲詞中也可找到。而這句更是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丐幫幫主洪七公的口頭禪﹕"乖乖不得了"、"乖乖龍地冬",因為故事背景地方是揚州的嘉興。

小說內的土話或俗語不一定全部不是粗口。「乖乖龍地冬」不是,但是在書劍恩仇錄中,紅花會的蔣姓當家是廣東人,而他被金庸先生在書內逼使說了兩次三字經粗口。那句說話不需我們考查也可知道,是一句百分之一百的廣東話粗口,更是爛得可以的一句。

=======================================

日期: 2002年12月19日
來源: 蘋果日報

《齊天大聖孫悟空》百宗投訴  口頭禪影響不良

廣播事務管理局上月接獲逾百宗關於無線電視翡翠台台慶劇集《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投訴,主要是涉及主角張衛健自創口頭禪「辟啪你個隆的咚」,而劇中由歌星阿牛扮演的馬騮角色「爆缸」,也被指為不良及粗鄙用語。廣管局向無發出「強烈勸喻」。



張衛健在《齊天大聖孫悟空》中的口頭禪被指對兒童有不良影響。

廣管局昨日公布上月接獲涉及電子傳媒的投訴數字。其中對無電視的投訴,由本年十月的六十三宗,大幅增加至一百五十九宗。當中一百零七宗不滿劇集《齊天大聖孫悟空》有不良用語及粗鄙語言。

廣管局投訴委員會主席陸觀豪昨日指出,無線稱「辟啪你個隆的咚」是演化自揚州方言「乖乖龍地冬」,意思是加重了語氣的「不得了」。廣管局認為有關解釋牽強,不能接受,因為在劇集中,張衛健在憤怒及受困擾時,便說出此口頭禪,與方言原意明顯不同。眾多觀眾提出投訴,反映這口頭禪不獲接受並引起反感,對兒童有不良影響,故向無提出「強烈勸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