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4日星期五

【報紙】慶幸回憶沒崩壞-《大帥哥》

日期: 2018年12月14日
來源: 文匯報

【視評】慶幸回憶沒崩壞-《大帥哥》

《大帥哥》播映前,筆者特意完整看了張衛健90年代初的作品《龍兄鼠弟》,想測試廿多年後再看張氏還能不能笑得出。結果仍然覺得張衛健好好笑......為尋回這份笑點,我追看《大帥哥》。


看畢頭一星期的劇集,故事簡單、節奏明快,鮮有製造懸念,人物關係角色個性都講得十分利落。故事焦點只有一個,就是張衛健飾演的狄奇,其他人都是陪襯。首周能夠跟他「對戲」的,大概只有「麥先根」(彭懷安飾)。筆者向來喜歡這位前EO2成員,樣子具殺氣之餘同時又有喜感,既擅演癲喪角色,又可演搞笑劇。在《大》中演麥先根可謂恰到好處(可惜死得太早)。因為擺明靠張氏單天保至尊,其他角色要突圍難度不小,總體來說演出雖不耀眼但相當順眼,已是交足功課。

當然《大》的「主菜」是張衛健,惟最初聽到他在劇初不斷重複舊作的「金句」,的確起了雞皮疙瘩。始終在今時今日,還想靠創造一句能成為觀眾「口頭襌」的金句(如當年《西遊記》便成功創造出「Yo! 使乜驚」,並成功在小學生圈子風行),以達宣傳之效,肯定會失敗告終。慶幸張氏其後在講金句方面表現克制,沒有講到令人生厭的地步。年過五十的他,依然表現出伶俐的口齒,在充滿眼紋的眉宇間亦顯出鬼馬,集體回憶沒有崩壞,我覺得已是成功了一半。

張衛健在《大》的演出,縱然仍很「張衛健」,但確實少了廿多年前那隨心率性的喜感。這大概周星馳的情況類似:前期作品靠搞笑的對白和肢體語言逗樂觀眾,後期作品演出則走向「精品化」-搞笑不再是唯一目標,而是希望在角色營造和演繹方面,多添一些美感元素,為自己的演出增值。

看張氏演狄奇,筆者卻想起《大獨裁者》的差利卓別靈-差利憑那標誌性的鬍鬚,令人一看便知他在影射「二戰魔頭」希特勒;狄奇也刻意在鬍鬚上下功夫,黏起那道誇張上翹的「二撇雞」,既要裝出一副「大帥樣」,同時有助凸顯其張揚的個性。差利的諧趣感源於其努力經營的肢體語言,同樣張衛健在《大》中亦下類似的苦功:大戲走路式的架勢、舞動手杖時的純熟手法,還有他擎槍或與人對峙時的造手形態,其實都頗有「大戲feel」-舉止動靜不是隨心率性,而是刻意經營。當然,大家會不會從這角色欣賞張衛健演繹的苦心?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