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4日星期五

【報紙】我看《大帥哥》

日期: 2018年12月14日
來源: 文匯報

【演藝蝶影】我看《大帥哥》

張衛健的《大帥哥》一直被坊間的報道塑造成「倉底貨」,人們研究其久久不能播映的原因多於關心劇集本身的成績。此劇終於在無綫本屆頒獎禮前播出,又再在網上引起很多討論。

討論主要分為兩派︰一是張衛健忠實支持者,他們等了這麼多年才能等到自己的偶像再次為無綫拍劇,而且又是以他們最喜愛、最欣賞和最懷念的演繹方法演戲,令他們能一睹偶像風采和滿足引頸以待的期望,自然雀躍不已。另一派則認為張衛健只是「吃老本」,依舊沿用孫悟空式的演繹方法演出,如以急口令方式唸台詞、動作多多、說話內容天馬行空等,毫無新意。他們批評張衛健只是在作個人表演,也指出他在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毫無進步,不作新嘗試。唯一改變的,只是身上的猴子毛皮換成一套大帥軍裝。

我相信第二派的評論是無綫和張衛健始料不及的,因為他們都以為張衛健闊別熒幕多年,這種曾經叫觀眾嘆為觀止,已成經典的演繹方式一定會令觀眾趨之若鶩,連忙追看。怎知竟會引來連番惡評。我從來不是張衛健的視迷,不會為他着迷,亦沒因他重出香港的電視江湖而高興,但卻覺得可用另一個角度來看此事。

我曾經在自己的一篇文稿中這樣寫着︰「每一名創作人都應該擁有保持自己固有風格的創作自由。有人喜歡不斷改變自己的創作風格,在每一個階段都作新嘗試;有人則喜歡保持原有的風格,因為那是他的個人特色,是他的獨有招牌,是他的成功象徵。」在文中,我再引用著名學者薩依德(Edward Said)的一番話︰「藝術家可大概分為兩類︰一類是,無論是早年或晚年,風格定型後便不會大變,只隨着歲月微調,臻 於 至 善,海 頓(Haydn)便是人辦。」

當然,張衛健不是藝術家,但意義卻是一樣的。他當年的演出既成「定格」的經典,觀眾想看到的,自然是他的招牌演繹方式,因為它有着令他們緬懷的韻味。我在文中曾作此提問︰「為何青山、楊燕、冉肖玲等老牌台灣歌星每次來港,重複又重複地唱着六七十年代流行的國語時代曲,仍然會吸引那麼多聽眾購票入場?因為聽眾就是喜歡那種風格的歌曲,那份懷舊感覺(nostalgia),以及一眾歌星和他們的歌曲合力將時光彷彿凝固起來的幻覺。」他們不需要與時並進,因為他們身為一項商品,銷售對象並非要求創新的年輕人。

我亦曾在此欄說過,我非常不喜歡在演唱會中聽到歌星說因為唱自己的首本名曲唱得太多太膩,所以改唱別人的歌令自己不覺悶。我身為消費者,進場的目的並非要滿足歌星唱別人的歌的興致,而是因為我喜歡聽到這個歌星唱他的經典歌曲,才願意購票入場。我要聽其他歌星的歌,我自會聽他的演唱會。

張衛健的事件亦一樣。他不是無綫的駐台演員,不需要扮演不同角色。他是早已豎起自己招牌的icon,無綫邀請他回巢也是因為他那種獨特的表現方法。這很明顯是他們之間的協定,而不是要他演繹其他類型的角色。雖然我只看了一集,仍看得出他沒有誇大,依然很努力經營自己的固有形象,亦已做到,這已經足夠。你不欣賞他的表演方式,可以不當他的「顧客」,但卻應該還他繼續以孫悟空形象示人的自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